回复 妖鸿 : 哥特和親情的融合..每個人心中都有壹條大魚,抱著夢想而活是最幸福的,懷抱夢想而死去的人是不朽的。到了最後,真相已不重要,眼淚也淌下來了...其實他們都是真的,故事的虛化以外,所有的人們都是真實的.”
回复 猫素: 这部《他的手一路下滑》令人震顫的觀影體驗。從醫療功能上說,核磁共振是獲取病變信息最直觀的成像手段,映射在導演的敘事議題上即為羅馬尼亞社會切片,將外來移民與當地住民的融合沖突、資本家與勞工之間的酬勞沖突、民族情緒與國際形勢的沖突,多重力道匯於壹處,在文化中心18分鐘大辯論中噴湧而出。而從體驗上說,做核磁是非常恐懼的幽閉體驗,巨大轟鳴聲中的強窒息感,全身動彈不得。這壹點在男主身上得到驗證,無論是在婚姻關系、事業關系、親子關系、情人關系中都無法呈現出他最想呈現的男子氣概,純爺們兒成為壹種空話,壹種幽閉狀態。孩子從頭到尾不曾說話,偏偏在父親的父親死去以後才開口說我愛妳,而其他人則全部陷入沈默之中:唯有來自歷史的仇恨與歧視徹底泯滅,壹切才有可能延續。情人和王家衛無法拯救男主,壹如槍聲嚇不走山上的熊。腫瘤那麽大,看見也白搭。
回复 水玲珑001 : 事實上晨光不會正好或者不好,晨光壹直在那裏,只是人的感受不同;生活也不會正好,只是有人替妳負重前行。所以覺得這片子結尾的落點太避重就輕了,無論是父親的疾病還是無望的愛情,這些切實的生活困境就被拋在壹邊,導演選擇去勾勒壹幅溫馨祥和的圖景。格利高裏的表演極佳,但漢森洛夫並不想深入探討衰老,她沈溺在對生活質感的呈現上,回避自己建立起的戲劇沖突和棘手的生命議題。《將來的事》起碼試圖處理好親密關系這件事,而《晨光正好》擱置了所有亟待解決的問題。。